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00期

【科技金融动态】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河北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河北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服务提速产业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环境。高新区连续出台了《石家庄高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条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在全省率先提出对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给予上市挂牌奖励;为支持企业利用专利获得融资给予50%的贴息补助;为区内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对科技支行信贷业务给于奖励;对购买专利保险的企业给予50%的保费补贴等。

   二是改善金融环境。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高新区金融市场呈现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齐头并进,新型金融组织不断涌现的好势头,相继建成开业了科技支行,科技小贷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等科技专项服务机构。目前,全区拥有各商业银行网点19家、农商行网点10家、保险公司7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其中科技小贷公司1家)及各类金融机构691家,初步构建起“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

三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高新区在河北省率先建立金融超市,与省内外百十余家银行、担保、基金、券商、创投等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对接线下结合,为企业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与院校共建“科技金融实验室”,研究科技金融政策机制、收集分析科技金融数据、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研究科技金融风险机制,为科技金融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和操作依据。

四是对接优质资源。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的特点,高新区积极帮助其对接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2013年以来,高新区先后组织飞马旅、广发信德基金、中科招商、优势资本、天星资本、德同资本等北京投资公司,到高新区开展项目路演和风投资本对接活动,累计为30多家企业争取天使投资12亿元。

五是开展各类活动培育企业成长。高新区积极开展资本市场融资辅导,邀请各大交易所、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做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帮助企业了解并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做好顶层设计,快速对接资本市场。与北京天使汇、创新工场等机构合作,每季度邀请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等,对申请融资的企业和创业项目开展投资评估、项目路演、培训辅导。

六是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截止目前,累计上市挂牌公司已达48家,融资成效显著,仅2016年上半年,上市挂牌企业依靠股权融资达7.8亿元。积极引导银行与社会资本,探索设立规模3.6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规模2亿元的大唐云高投资基金等。积极探索债权融资。在全省率先发行集合债券,为区内五家成长期企业融资1.78亿元;并率先探索发行集合票据,为区内四家企业融资2.8亿元。丰富间接融资业务。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开放融资绿色通道,满足区内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需求,目前河北银行高新区科技支行已在高新区落地,北京银行、邮储银行都在积极申请在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高新区财政拨款2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为区内科技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为银行提供风险补偿。邀请有资质的银行在高新区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去年北京银行通过投贷联动为区瀚维医疗、元道通信等企业累计提供融资4000余万元。                                                               (消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 助力西安高新区“双自”建设

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但长期以来,其落实效果与理想仍有差距,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资金环节的“断裂”。不得不说,科技金融的机制体制创新,是未来创新驱动的关键。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先后多次调研高新区,他强调,要聚力创新、聚焦创业,大干苦干实干,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努力走在前列,在追赶超越中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在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王永康更是强调,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支持西安企业挂牌上市,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高新区要进一步认清做好金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发挥金融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西安市委常委、新城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指出。

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都为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指明了一条腾飞之路。

2017年,是高新区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三区联动”发展的起始之年。作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名片,围绕“建设全国一流自贸区,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方式等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引导金融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要素聚集机制灵活,政策创新带来成效

经过了26年的发展,高新区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了不错的积累。截止2016年,共聚集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和要素平台1272家,聚集了61家银行、证券、信托、财务公司、汽车金融、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全国或区域性总部,900余家各类新型金融服务机构。

据统计,在过去的4年里,高新区的贷款贴息政策累计为634家科技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09亿元。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带动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额达395.5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在国家创新驱动的当下,高新区着力培育和发展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深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改革,统筹整合财政科技资金,探索开展“资金改基金”运作模式;出台了44项科技和金融的扶持政策,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金融业发展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在西安市委常委、新城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看来,高新区的金融工作、风险投资工作基础良好,产业引导作用发挥充分,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做法,统筹资源,把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2015年,高新区创新思路,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基金,1亿元的债务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撬动银行发放中小科技企业贷款9.75亿元;设立了每年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启了拨改投(股权投入)、拨改贷(债权投入)、拨改补(风险补偿)等改革,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门槛。

截至目前,高新区的担保补贴政策撬动全市69家(次)担保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贷款额达到150.66亿元,2480多家中小微科技企业因此受益。此外,西安高新区还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奖励、科技保险补贴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开展授信业务,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创新企业服务平台,带动资本市场发力

进入资本市场是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市场化,高新区建立了上市挂牌企业后备库,制定了对主办券商、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的动态跟踪服务制度,出台了上市、新三板挂牌的扶持政策,积极和深交所、上交所、全国股转公司、省股权交易中心对接交流,推动企业早日进入资本市场。

高新区利用深交所、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安市创投联盟等投融资对接平台,为区内创新创业企业创造和全国投资者的线上和线下的融资对接交流机会。与深交所信息公司、陕股交中心共同搭建了“陕西科技企业投融资常态化网上路演平台”,帮助科创企业面向全国3200家机构,8000投资人实现了“7+24”永不落幕的项目对接平台。

截止目前,高新区境内外上市上柜企业已达到129家,占西安市挂牌企业总数的67%,占陕西省的58%。作为国家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高新区积极与在陕试点银行合作,签约了第一批12家投贷联动试点企业,其中,已有4家落地并实现投资3100万元,贷款6160万元。

高新区内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打造“基金先行、投贷结合、统筹规划、各方联动”的科技投融资合作体系,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3016万,优先股出资5970万元,子基金资金总额24.5亿元。“创途在XIAN” 作为综合型创业生态型众创空间 ,已累计促成19个项目获得天使投资7230万元。

2016年,高新区各类平台全方位发力,助推企业进行融资。截止当年年底,区内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730亿元。其中,中小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20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7.78亿元。与此同时,高新区成立了信用服务中心,搭建了高新区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并组织开展了高新区首批47家科技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深度整合企业的信用信息,向银行推送目标客户,共同开发信用金融产品,使“死的”企业信用信息“活”起来,“平安橙E税金贷”产品近两年来为244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6.11亿元。形成金融、企业、资本的良性互动。

科技金融系统创新,助推高新“双自联动”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在高新区开展金融创新。高新区从战略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金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机遇,结合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创新的需求导向,加快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的系统创新,强化覆盖科技创新与高科技产业成长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链。

2016年,高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517.69亿元,占全省的76.85%,西安市的83%。凭借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高新区迅速在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市场建设等方面探索自贸区改革成果。

2017年,高新区将以建设“中国丝路金融中心”为目标,打造高新路-科技路-唐延路-锦业路金融产业带。建设唐延金融港、锦业金融港和西太路西部金融创新基地,形成“一带两港一基地”多区域联动的金融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高新区还将简化和便利外汇管理,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支持金融机构或个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力争实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举措。

“高新区还将在人才、技术、资本三大市场之间形成科学互动和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区内金融生态,形成健康、安全、活跃、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李毅说,做好金融工作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2017年,高新区将立足长远,高点定位,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预计到2021年,高新区将引导参与各类产业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实现区域资产证券化率超过20%,各类上市挂牌公司超过300家,社会融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 

                                    (消息来源:西安晚报)

 

产业创新动态(2月)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如何深挖大健康数据

来自中国最吸引人的生物技术公司如今已经成功利用人工智能(AI)来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了。这个公司就是来自深圳的碳云智能科技公司(iCarbonX),公司创始人王俊1月5日在数字生活峰会上表示,如今该公司已经同来自全世界的其它7家技术公司结成联盟专门收集不同类型的医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这项技术联盟将会利用不同算法对大量基因组、生理学以及行为学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且通过app直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建议。

这是自王俊离开华大基因(BGI),并于2015年10月创立碳云智能以来的首次亮相,公司目前筹集了6亿美元用于投资,这与大多数公司投资数千万美元用于投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司初始的2亿美元的资金来自于腾讯公司,腾讯公司拥有最广泛的社交媒体应用—微信,在这次峰会上,王俊表示,目前联盟正计划进行另一项高达4亿美元的投资,但他不愿透露具体的投资方,他还表示,另外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将会帮助用户用来进入到更多数据应用中并且接收更多的医疗建议。

碳云科技与谷歌、IBM以及其他小公司,比如健康公司Arivale一样,都从事于相似的科技领域工作,但王俊表示,碳云科技的联盟将会更便宜且更快速地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由联盟提供的工具也会是最前沿的工具,同时也能够使得不同类型的数据被无缝整合,目前大量中国人群都会通过微信和其它社交媒体/软件来分享信息,王俊指出,没有人能够像我们这么大规模一样来收集数据,我们非常自信能够在未来5年获取来自100万人的样本和数据,而这也将会帮我们打造一种更明智化的人工智能。

他们这项计划因基因组学研究带来的挫折所驱动,大量的基因组学研究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和个体对疾病以感染性的微妙线索,比如寻找到了某个基因,该基因能够让1%或2%的人群易于患上心脏病,因此除了挖掘消费者(用户)的基因组外,碳云智能联盟也会从多种样本中寻找相关重要的生物分子来为个体的健康提供更加准确以及可操纵的图片信息,同时联盟成员也会收集相关此类的信号信息。

比如SomaLogic公司就拥有一种能够同时测定4200个蛋白的芯片,2016年6月,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能够阅读1130种蛋白质的商业化前体,通过测定9种血液蛋白质的活性来预测哪一类心脏病发作患者的疾病容易复发。另外一个联盟成员:HealthTell公司,其制造出了一种特殊芯片,能够利用33万个蛋白质片段的微阵列来从血液样本中找出抗体并且回答关于疾病进展、过敏症以及疫苗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再比如说另一位联盟成员:PatientsLikeMe,其能够让其用户从网站上下载关于个体疼痛水平、睡眠以及疲惫状态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都能够同医疗数据、行为模式以及用户对疾病的经历情况相结合。

然而最终的结果或许仅会从不同来源中获取很难处理的数据,这就是为何王俊和其碳云智能研究团队会开发算法来帮助理解多种突变如何与健康或疾病状态关联性的原因了,名为Meum的app能够让用户输入他们的饮食和活动水平以及生理学或生命体中数据,同时该app也能够给用于一些建议,比如该吃什么东西?什么时候睡觉或者应当做什么锻炼等。

FasterCures公司的高级研究员Bernard Munos表示,联盟将会为碳云智能高质量指标的集合,这或许能够减少部分数据的干扰并且提供一些特殊模式。但他同时又对某些系统的混乱行为表示了担忧,联盟成员General Automation Lab Technologies公司(GALT公司)将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评估服务来帮助理解机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如何影响健康,但目前研究人员对机体微生物组的理解依然非常少,在个体水平上的生物学研究存在很大随机性,而对此研究人员也很难把握,研究人员希望能够通过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对此进行研究。

其它人则相信王俊,联盟成员SomaLogic的创始人Larry Gold表示,最吸引我们的就是他提出的未来的研究想法,而最终他也会让这些想法得以实现;王俊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冒险所带来的成功,其依赖于用户所提交的数据以及app给用户的一些指导性建议,在峰会祝酒的过程中,王俊表示,Meum还会告诉我不让我喝酒,但有时候我可能不会听取它的意见。

资料来源:生物谷Bioon.com

三部委发文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 《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自愿认购,以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进一步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的补贴机制。

  《通知》指出,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从即日起,依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试行为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发放绿色电力证书。

  《通知》明确,绿色电力证书自今年7月1日起正式开展认购工作。认购价格按照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绿色电力证书经认购后不得再次出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对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的机构和个人核发凭证。

  《通知》指出,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体系。鼓励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在全国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认购平台上自愿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作为消费绿色电力的证明。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来源:中国矿业报

国际科技成果要闻精选(2月)

德国实施“电子加油站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德联邦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以下简称“交通部”)制定了“电子加油站计划”。近日其框架下的第100个快速充电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奥格斯堡东”投入使用。

    德国致力于在移动4.0时代保持领先地位,而全面覆盖的充电设施是驱动技术得以突破的关键。交通部的目标是,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都必须设有快速充电桩,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电动汽车的人无需再为寻找最近的充电桩担忧。

    德交通部正在联邦高速公路上布设一个密集的快速充电站网络,所有在营的高速服务站都将配备快速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停车位,以便实现更多的移动出行与更少的尾气排放。

    “电子加油站计划”是德联邦交通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系列措施之一,其中包括“本地电动出行计划”,每年向社区投资约3000万欧元,以及新的3亿欧元资助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个全面覆盖的充电网络,包括5000个快速充电桩和1万个普通充电桩。

                                                来源:科技部 

欧盟成功突破废旧轮胎板材压缩成型技术

    现代经济社会创造了大量难以降解的废旧轮胎,由于商业化回收再利用应用空间有限,在城市或郊区日积月累,已形成大小不等无数的“垃圾山”,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为此提供200万欧元,总研发投入260万欧元,由设立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轮胎循环再利用协会(ETRA)总协调,法国、意大利、英国、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挪威的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组成研发团队,最近成功实现创新型低成本废旧轮胎压缩成型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突破,将为废旧轮胎“变废为宝”100%循环再利用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型板材压缩成型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最大优势,在于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无需添加任何新橡胶原材料和粘合剂,因此大大简化生产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损耗和产品生产成本。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设计开发出智能自适应能力强的板材拉丝机,必须符合各类专门的机械、电子和控制指标参数要求。研发团队经过3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和联合技术攻关,终于实现技术突破。

    通过压缩成型直接生产的标准“橡胶”瓷砖产品和通过水射流切割技术生产的各类几何形状“橡胶”瓷砖产品,各项功能指标均超越传统产品,其低成本有助于在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于体育、休闲、工业防震和道路铺设等领域,明显降低维护费用。

                                                来源:科技部